文曜星君

主要产出类别:八点档,簧文,相声,表情包,出乎意料的一些刀

【我不管我就是要备份我的唐三百结课论文!】

今天翻出来个旧U盘,结果找到了两年前上国富叔的唐诗三百首时候写的结课论文,忍不住要骂自己现在写的东西都什么乱七八糟,完全没有那时候好asdfghjkl

所以不管了我就来备份一下x


——————————————拉线——————————————

离情相思剪不断,无题有题说还休

                                    ——我喜爱的一首诗

1班 王文曜

无题

李商隐(唐)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开篇第一句交代了愁怨的原因。“空言”,说着要再次约来相会,却一次次破灭希望,故而这约定现在似乎也成了一句空话,难再兑现。“绝踪”:一去就不再回头,杳无音信。写出作者因为相会遥遥无期而生发出的难以纾解的愁。

    第二句交代了诗中的主体时间线。“五更”表明现今已是深夜,而主人公之所以还能见到“月斜”,是暗示了主人公仍然未眠。如若加以想象,想必是主人公辗转反侧也未能入睡,此处也看出他对心上人的思念之深。

    第三句写主人公的情态。辗转反侧终于入睡的他,满心的哀愁悲戚无处纾解,结果就化成了远别离的梦。在他这样的心境下,这梦该是何其哀伤?偏偏这梦中还有“啼难唤”的心上人与自己渐行渐远,更让他感到无可奈何,不知所措。立刻让这哀愁更加汹涌地袭上心头。

    第四句中说书被“催”成,但想必真正催逼甚急的是主人公自己,刚刚从那么令人伤悲的的梦中惊醒,头脑一热便欲起身寄书一封给远在他乡的心上人,心里自然是急切。故说“催”,是自己催促自己。而“墨未浓”也反映出主人公的急切。翻身下榻便要研墨,奈何心情太急迫以至于连研墨都没有心思。墨还没完全研好,就着急地提笔来写,以至于连墨色都要淡上几分。这也侧面反映出主人公因哀愁和对心上人的忧思所产生的急切的心情。

    第五、六句有“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金翡翠,是有翠鸟图案绣于其上的锦被。绣芙蓉则指绣着芙蓉花的帷帐。蜡照、麝熏也能充分表明,主人公或者是这位心上人一定家境优越。这句的风格一下与前面的愁苦跳脱开来,写富足美满的生活乐景,实则是今昔对比,愁苦更深。昔日良辰美景今不见,这位主人公提笔时想起此番情景,想必心中更加怅然。

    第七、八句中则借用刘晨遇仙的典故,将主人公与刘晨作比,从主人公的角度来写。刘郎尚且嫌蓬山阻隔在他与仙境之间,殊不知我和她的距离似是有一万重蓬山阻隔啊!最后一句可谓是画龙点睛,不仅把之前层层加深的悲愁堆叠在一起,更是在这一“比”之下,将主人公心中悲戚、思念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李商隐这首诗个人认为可以算作他风格的一个代表,明显的用典,华丽而不俗气的辞藻,还有这种深刻而令人难以忘怀的的思念之情。诗是无题,实则有题,但正是这不点明不道破的“题”给人以千百种解读的方式和角度。有思念,有哀怨,甚至带着一些忧愁与绝望。每一个人带着每一种心境来看它看到的也是不同的角度。这也许就是它的魅力之所在,既然有说不清数不尽的情,就干脆不一一说清,要人自己来品,直到体味出这深入骨髓的情思。

 

 

——————————————再次拉线—————————————



“咬文嚼字”读唐诗

1班 王文曜

转眼间一个学段已经临近尾声,通过对唐诗三百首这本书的阅读和学习,我也收获颇多。

首先,我对诗词有了一层更深刻的了解。以往读诗词是浅层地读,哪一个诗句写得多么漂亮,哪一首诗大概表达什么样的情感……浅尝辄止。而如今不同,通过这一学段的逐步积累、练习,我也发现了读诗的一些诀窍和要领。古人讲究炼字,所以怎样把一整个故事连带着深刻的思想都浓缩在这么少的字数里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而大浪淘沙过后,留存下来的这些名篇佳作都是不可多得的范例和经典。所以渐渐地,诗就从“读”变成了“品”,一个字一个词地拆解,读出看似简单的每一句中诗人想要描绘的景、暗示的情。把自己穿越回唐朝去,放在诗人的角度思考世界,思考人生。

在学习状态这方面个人认为还算不错,和课堂气氛也比较能够融入得来,效率可以说是比较高的。

说到收获,这一学段的学习的确使我收获良多。在这一整个学习过程当中,要说帮助最大的就是学案,可能有人会觉得学案有太多题要思考,但正是这些题目促进了我们思维的灵活性。写学案在课下起到了非常良好的引导作用,有时可能在老师讲过了某种手法后,学案上的题目就会很及时地对此进行相应的跟进练习,这也加深了我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和理解。它也锻炼了我的表达能力和逻辑,使得我学会了如何组织语言并保证不会漏掉细节。老师上课的讲述很具体生动,给我们以充分的想象空间,我也理解了想象力在阅读中的重要性。读诗是需要“脑补”的,像前面说的那样,浓缩了那么多的情感在这短短的几行诗中,不想象怎么能理解得更好呢?

然后是不足,大致在两方面有问题,就是表达和运用。表达这方面虽然已经很有进步,但有时对于感情的描述用词不够准确,有些学过的手法定义也不够精准。以至于有时心里想的是一个意思,笔下写出来就有点区别了。运用这方面,有的时候对于手法的运用不是很能分辨得清。这些方面要加强的话只能说是要对学过的手法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多找一些之前学过的例子比对来找出共通之处,这样想必能更好地加深印象和理解。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也体会到了唐诗的魅力。不一样的诗人,不一样的手法,不一样的情感,交相辉映着盛唐的篇章。唐朝的的确确是一个诗的时代,诗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出现,甚至成了一种交流的方式。反观唐诗三百首,收录的诗篇不只有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名家,更有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写出的诗篇照样令人落泪。这种魅力,不仅仅是来源于某一个人、某一首诗,而是来自于一个时代,透过一卷诗,看到的是一番别样的盛唐风景。

总而言之,这一段的学习让我学会了品味,学会了静心欣赏,也给我以充分的锻炼。短短九周的时间,聊诗词,品情怀,解心境,“咬文嚼字”读唐诗。沉浸在诗的海洋里,这也会成为我不可多得的宝贵经验,为我今后的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


劳资是真心喜欢这课,真情实感没半句虚话!

btw王文曜不是真名哈哈哈哈哈哈哈【ntm】

我也不知道为啥我要把它备份到这儿我可能是脑抽了x


评论

热度(1)